“Lovecangive,lovecantake.”
爱能给予,爱能获取。
我们院子里有几个身居高处、稍显孤独、一直无人来摘的老丝瓜,话说这个丝瓜可是让我妈每日每夜的魂牵梦绕,每当遇见它们,我妈就会唠叨两句:这丝瓜长的太高了,摘不到啊!我们哪天把它弄下来吧!其实上次我妈跟我爸弄了一根长杆子,缠上了铁丝,摘了大半天就弄下来一个,然后我妈就耿耿于怀。我对我妈是很了解的,一旦心里产生了某个想法,就不达目的不罢休,剩下的这几个丝瓜如果不摘下来,那简直成了她心中的白月光、朱砂痣。但是,她又是一个很怂的人,必须有个同伙的陪伴以及加油鼓劲才能壮胆。
昨晚,陪我妈跳舞,回小区时又路过了那几个丝瓜,我妈再次强调:这几个丝瓜……我:别说了!摘!快上楼拿杆子!得到我的支持,我妈兴致勃勃地将杆子上的铁钩改装了一番,于是我俩气势如虹地下了楼。我妈简直心灵手巧,技术 ,我在一旁只起了个灯光师的作用,不出两分钟,四五个丝瓜收入囊中。上楼后,我妈检查了一下,这几个丝瓜简直是鸡肋:吃的话太老了,当刷碗的丝瓜瓤的话太嫩了,留做种子也不合格,我看着这又肥又胖、将近十斤的丝瓜哭笑不得。后来我妈宽慰我:我把丝瓜切片,晒成丝瓜干,这也是一味中药。
其实,这几个丝瓜到底怎么处置,有什么用处根本不重要,对我来说,跟我妈在一起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最美好,看着我妈摘下丝瓜后洋洋得意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我很满足,我愿意陪她做任何事,就像我小时候她抛开一切陪着我,从我咿呀学语到瞒珊学步,面对着一个没有思想、无法交流的小孩一定充斥着无边的郁闷和漫长的孤独,即便这个孩子是她的女儿。她的陪伴已经20多年了,而我做的这些远远不够,我总是在想,如何回报她呢?我想要时刻陪在她身边,我能感到和我在一起,她是无忧快乐的。
然而现实中总是存在一个矛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管是身边的人还是看到的电视中的人,尤其是在春晚或春运期间的采访中,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话:
甲:我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乙: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丙:又一个年过完了,下次回家又不知道什么时候,父母都老了;
丁:我很后悔没有陪伴父母,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会少工作,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
是的,这些采访总会让我泪流满面,尤其是配合着央视每年特有的背景音乐,让人哭得根本停不下来。
但是理智的想想,生活是自己选择的,上述人在面对这种矛盾选择时显然将事业排在了家人之前,所以必然要承担由此而来的后果。在大城市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没有错,在小城市陪伴父母过细水长流的生活也没有错,只是选择,没有对错。
中国的父母大多充满奉献精神,不想成为孩子在外闯荡的绊脚石,为了不让他们担心只报喜不报忧,不敢奢求陪伴,不愿打扰孩子的生活,所以他们理解并且支持孩子因为工作常年在外,因为劳累即便回家也不多交流。
那几个丝瓜还安静的躺在厨房,我看着它们,想象着我妈洗瓜、切瓜、晒瓜的样子,那个时候我应该已经回学校了,我会很想念她,很想赶快毕业赶快回到她身旁,和她一起骑车瞎逛,赶集,翻土,种菜,采桑葚,挖荠菜,刷窗户,逛商场,看电影,吃小火锅,聊八卦,她说她同事,我说我同学,看她跳舞,和她一起开车,夜晚经过万籁俱静的跨河大桥时把音乐放到 声,我要把我妈陪伴我的前20年更饱满、更鲜活的还给她,不纠结,不等待,不留遗憾。
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