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陈际梁
因为不会烧菜做饭,厨房里只能替老婆当当下手。不知何时形成的默契,老婆负责餐前准备——煮饭、炒菜,而我则负责饭后卫生——清洗、打扫。
碗筷、锅瓢……要想洗得干净,当然也有一定难度,洗洁精、抹布缺一不可。厨房里洗洁精选用不多,多数人家不是“立白”就是“雕牌”;而抹布则五花八门了。以材质看就有橡塑合成的,棉纱化纤的……而我的感觉里,最好的清洁用品要数丝瓜络——我们绍兴土话叫丝瓜筋这种东西。
丝瓜筋——顾名思义,那是一种叫丝瓜的蔬菜老枯、留种之后的物体,有点像棒槌,剥皮去籽,握在手里既软且糙,清洁物件摩擦有劲、又不会伤手,等到不能用了变成垃圾,又很快能与土壤溶为一体,在我看来那是真真的绿色环保用品。丝瓜筋粗细不等、长短不一,你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拣挑裁剪,使之更加得心应手。
说起来丝瓜筋还有一个妙用——搓澡、擦背,在暖暖的浴室里,如果你与老婆够恩爱,叫她手上拿着一截丝瓜筋帮你挠痒搓背,那真的飘飘然仿佛成了仙……如此种种……真得感谢我们的祖先,把这么一种既能吃又能用的物种培育留传下来!
而这丝瓜筋成为我的最爱,实在还有一个不能言说的小小秘密——那就是不用花钱,那是我从娘舅家拿来的。
天然丝瓜络。据CFP。
小时候,老家屋后也有一个小院子,不大,我们叫天井,最多三四个平方。每到春天,母亲就会在墙边一个土墩里培育出几株丝瓜秧苗,因为院子太小,也只能留下两三株秧苗得以生长。当丝瓜秧苗长出藤蔓时,母亲便会找来几根细竹竿,再用稻草绳均匀地搭成一个一个方格型棚架,供丝瓜藤向上蔓延。等到丝瓜藤上开出的一朵朵喇叭花变成一支支丝瓜时,母亲又会给那些弯曲的丝瓜系上一根根稻草绳,另一头则扎住地面上小石块什么的……这是把丝瓜拉直的一种方法。因为如果任其生长,那结下来的丝瓜往往弯如钩子,或头细肚大,不但不好去皮,肚大多籽还影响口感。为了要使丝瓜长得笔直匀称,粗细适中,这也是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因此又有“吊长丝瓜”一说。
但这活儿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那就是丝瓜上系着的一定得是稻草绳,稻草绳粗糙不会滑溜又不会伤瓜身。而地面上的石块不能太重,要恰到好处,太重了丝瓜就会被拉断。
丝瓜是一种时令蔬菜,错过了采摘期,那就只能任其自然枯老便成了可用的丝瓜筋,还为明年留下了种。
小时候这丝瓜筋就是厨房里必备的一种主要清洗用品,每家每户都能拿出几根来。家住农村的不用说,自家地里种上几株丝瓜,够一家人吃的、用的了,而住在集镇上的,没有地可以种,市场上又没有买,只能多方留意,互相讨要。我家虽有这么一个小天井能种上几株,但靠两三支丝瓜藤上结下来的丝瓜,一家五六口人吃也远远不够,更不用说留下养老枯成丝瓜筋用了。幸好我娘舅家在农村,屋前屋后有一大片自留地,娘舅又是一个勤快之人,一天到晚不是生产队出工干活,就是在自留地上翻作蔬菜,故家里一年四季时令蔬菜不断,我家当然跟着沾了光。
娘舅家不远,距我家不过三里地,母亲只有他这个阿弟,俩人相差十多岁,称得上大阿姐小阿弟、因此感情非常好。从我懂事时侯起,一年之中,娘舅总会时不时地给我家送来一些他种的新鲜蔬菜,特别是夏季——诸如长缸豆、南瓜、冬瓜、番茄,最多的当然是丝瓜。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丝瓜几乎都是家家户户夏秋季的主要蔬菜。它是一种百搭菜,能够荤素搭配——诸如丝瓜炒蛋,丝瓜烧鱼,丝瓜烧豆腐,丝瓜肉丝豆芽汤……而在当时,丝瓜最大的用处就是做汤。当时生活条件普遍不好,蛋呀、肉呀、鱼的难得进家门,而煲汤是最简单了。那时烧饭都用柴火灶,灶上的饭镬里放好米水,再搁上一片用毛竹制作的饭架,放上一只大碗加上水,刨一支丝瓜切成小段放进碗里,再加一撮绍兴特产霉干菜……如果刚好在河里摸来几尾大虾儿,或者又有几片番茄一起放进去,那真是一碗十锦美味佳肴……等到饭烧熟汤蒸好,这顿饭是有荤有素丰盛的了,一家人吃得既简单又落胃——这“丝瓜霉干菜汤”实在是当时多数人家的家常菜。
时鲜的丝瓜娘舅会送来,丝瓜筋当然更不用说了,故我家里常年不断不说,还能送给四邻八舍,而在当时,这丝瓜筋实在是普遍家庭厨房里的必备用品,特别是一到年终,家家户户都要搞的传统大扫除,更是用量很大的擦洗工具。只是娘舅不知道我家什么时候要用完,因为那毕竟不是吃的会常记在心里。“阿梁——去舅舅家记得拿几支丝瓜筋来……”小时候去娘舅家,母亲时常也会交代这样的任务,对于一个小孩,这任务是非常乐意也非常适合完成,把娘舅用稻草绳捆成的几根丝瓜筋一会提在手上,一会扛在肩上,一会顶在头上,又像一件玩具似地一路走一路抛,反正也不会摔破,无非沾上了一点尘土。有时抛进了路边的水田里,搞得丝瓜筋变成了水瓜筋,身上的衣服也沾满泥水……这样的情形直到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清晰。
离了家,进了城,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年少时的很多东西都已渐渐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