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三防防暑防燥防感冒,附食疗方

虽然已经立秋,但此时除了秋天的“燥”,还兼具夏天的“热”,所以这段时间的养生指南,离不开“祛燥”和“消热”。此时养生的重点有三防:防暑防燥防感冒。

防暑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气温不会很快下降,有时还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白天仍然炎热。因此,立秋后防暑降温要继续。

食疗推荐——白贝丝瓜汤

材料:

丝瓜g,白贝g,生姜3片

做法:

1、白贝放在清水中,加一勺盐和一勺食用油,浸泡2小时,使其吐沙。

2、丝瓜洗净去皮,切去头尾,斜刀成为滚刀块,装盘备用。

3、起锅烧热,倒入少许食用油加热,放入几片生姜片煸炒一会,加入丝瓜翻炒,加开水没过丝瓜,煮至水开。

4、白贝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倒入锅中,盖锅盖中小火慢煮,直至白贝煮开口。加入半勺盐调味,撒入一些葱花即可。

功效:

补水清热,补充蛋白

注意:

该汤总体偏凉,脾胃虚寒者不宜过多食用

防燥

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

岐黄国医提醒您,秋天不要急着去喝清热解毒的凉茶,在没有病的情况下,以润为主。

食疗推荐——甘麦大枣茶

材料:

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

做法:

将甘草、浮小麦研成粗末,红枣去核,一同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左右,代茶饮。也可将三味食材加水煎煮后,取汤液毫升,一日内分2~3次服完。

功效:

养阴除烦、宁心安神

食疗推荐——四神汤

材料:

莲子、芡实、淮山、茯苓各20-30克,猪肚一个或猪粉肠克、陈皮5克

做法:

1、莲子、芡实、淮山、茯苓均用水洗过,置汤锅里,加水6碗(约1毫升),加入陈皮

2、煮沸后,加入清洗干净的猪肚或猪粉肠,慢火熬一小时左右,加少许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

燥水祛湿,健脾和胃,养心安神

防感冒

立秋后,昼夜温差大,人易感受外邪而致感冒。此时也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因此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而且,初秋夜晚已冷,不好好盖被子易导致腹泻、腹痛等。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干燥的秋季易伤肺,容易产生肺部不适,因此要加强调养。

食疗推荐——雪耳排骨汤

材料:

百合克,雪耳75克,排骨克

做法:

将上述选料清洗之后加水一起放入煲内煮沸,煲1.5小时

功效:

清肺滋润,提高免疫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yanzixun.com/afhgx/629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