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丝瓜络收获的季节。近日,附海镇建立22个集中浸泡点,将全镇亩丝瓜络集中浸泡,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丝瓜络是附海镇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在河道中浸泡处理丝瓜络会污染水质。怎么办?“采用疏、堵、转结合方式。”该镇负责农业的副镇长表示,这样既能减少丝瓜络季节性浸泡对水质的影响,又能促进这一传统产业的转产转业。
今年附海镇研究制定丝瓜络定点集中浸泡方案,降低农业面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建立集中浸泡区,引导瓜农就近在指定区域浸泡。该镇负责农业的副镇长告诉记者,提前在区域内居民区、农田旁、河道旁悬挂宣传横幅,以提高瓜农的知晓率。前期已组织力量对往年浸泡丝瓜河道内的木桩、绳栏、网兜进行清理,从根本上杜绝无序浸泡丝瓜的行为。加强与周边镇的密切联系、协同作战,近期与新浦镇合作及时制止了在洋浦浸泡丝瓜。同时,进一步落实河长职责,各级河长每周2次加强对包干河道巡查,在此基础上水治办专门成立巡查小组对全镇河道不定期进行巡查,尤其对往年丝瓜习惯浸泡的河道开展重点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因丝瓜络浸泡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目前,该镇已劝导制止了群众私自在河道内打桩、布设网兜等违禁行为15起。此外,为了加强后续管理,这22个集中浸泡点内产生污水一律采用吸附、沉淀、过滤、降解等方法促进水体修复。
丝瓜络是附海传统的经济作物。“一刀切”禁止种植丝瓜络的可行性极小,所以今年该镇主动上门疏导,政策引导,有效削减丝瓜络种植面积。该镇负责农业的副镇长表示。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该镇组织工作人员与7个村农业社长通过上门劝导、政策引导等方式走访多户丝瓜种植农户,政策鼓励丝瓜种植农户转产转业,改种其他经济效益良好的作物,有效削减现有丝瓜络种植面积。在去年改种面积亩的基础上,今年又改种面积60亩。此外,对自愿放弃丝瓜种植并书面承诺十年内不复种不转移到其他地方开展丝瓜种植的农户,每亩给予元的定额补助。
本文转自慈溪日报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