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徳宏农村,说起洋丝瓜,人们并不陌生,它是山区村民种植的一种滕属瓜类蔬菜。洋丝瓜,也叫佛手瓜,人们都知道洋丝瓜做菜好吃,洋丝瓜根更好吃,因为产量没有洋丝瓜高,其价格也是洋丝瓜的十多倍,市价 达到30元一公斤,今天记者就带大家到芒市下东村委会三道河村民小组看看村民是如何靠种植洋丝瓜根脱贫的。
(点击视频了解详情)
芒市下东村委会三道河村位于芒市东北部,东与龙陵象达相连,海拔米,以前全村共有43户人家人。由于地处高寒山区,耕地面积少,靠山吃山吃不饱,靠地吃饭打粮少,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有能力的村民陆续搬离三道河到芒市坝边居住,目前居住在三道河的村民仅有15户56人。
记者来到村子边的瓜田时,看到村民们正在挖洋丝瓜根,他们脸上洋溢着收获喜悦,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王云方告诉记者,大面积种植洋丝瓜,收洋丝瓜根出售是近两年的事,今年的面积最多,人均达到1亩多,光出售洋丝瓜根一项人均收入就可达多元。
村民朱绍元一边用手小心亦亦的从土里刨洋丝瓜根,一边介绍他种洋丝瓜根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朱绍元告诉记者,他从记事起家里就种洋丝瓜,但都只是做为蔬菜食用,种植面积少,偶尔挖根也是产量少,没有上市交易。自从哥哥去世后,留下一双儿女和嫂嫂,朱绍元一家的生活更困难了,去年被村里列为三道河村民小组 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年2月,芒市农业局第二批扶贫工作队进入下东村委会。当时三道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王云方向工作队反映三道河村在特殊环境下增收困难、无法脱贫等问题,驻村工作队多次进入三道河村,带领村民研发蚕桑、草果等项目,但效果均不理想。在产业调查中工作队发现,村民朱绍元家小面积种植洋丝瓜根销路好,经济效益不错,自己种地、留种、农家肥自积,只要肯出力,不需要太大的经济投入,非常适合三道河村的发展。于是,在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引导下,连片种植佛手瓜项目得到了当地群众响应。
下东村 书记工作队长官自朝说:“工作队进村后,对产业进行了研究,也搞过桑,但是因为气温低失败了,发展草果,价格不稳定,也不能脱贫,通过比较种植佛手瓜块根是一条脱贫的好途径。”
今年,三道河村15户村民均种植洋丝瓜块根,全村种植面积达67.8亩,人均1.2亩。10月中旬,村民们开始收获洋丝瓜块根,初上市售价可达30元/千克。随着洋丝瓜块根的大量上市,近期上市价格为10—12元/千克,但丝毫不影响洋丝瓜块根的销售,市场依旧供不应求。
工作队为多户村民家进行产量估测,亩产量—千克,按10元/千克(目前市场 格)计算,全村洋丝瓜根总产值27.12万元,亩产值元,户均增收1.8万元,人均增收元。仅洋丝瓜块根收入一项,全村就超过国家当年脱贫经济指标元以上。
佛手瓜块根种植完全不施化肥、农药,是一种妇孺老少皆宜的天然 蔬菜,烹饪方法和马铃薯相仿,可炒食、煮食、煲汤。其主要成份为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粗纤维含量较高,常食佛手瓜根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预防牙龈出血和便秘也有很好的作用。
欢迎您参与第二视角话题讨论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