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餐桌上一道清爽解腻清炒丝瓜是不少市民喜爱的时鲜。眼下,在金山,一种新品的菱角丝瓜开始上市,与普通丝瓜相比,这种菱角丝瓜不仅外观与众不同,“负重”生长的种植过程也十分罕见。
在金山区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里一根根半米多长的棱角丝瓜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墨绿色的外皮上,均匀分布着8至10根鲜明的棱角,触感十分坚硬。
上海云利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史文华
这样的丝瓜重量大约在一斤左右,一到采摘期,我们就开始采摘了。拇指和中指捏一圈,这样的围度是最标准的,长度大约在60厘米左右。
不光外观罕见,其种植过程也和本地丝瓜有所不同,“出生”五六天就需要“负重”生长。每根棱角丝瓜在长到5到6天左右时,合作社工人就会将一袋重达到克的沙土,通过挂钩挂悬在丝瓜底部。有了重力拉伸,棱角丝瓜条条笔直,售卖时品相也达到最佳。
上海云利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维美
因为这种丝瓜有棱角,如果不挂土的话,它就会长变形,去皮也会很麻烦,所以需要用挂土来使它变得垂直、好看。
实际上,棱角丝瓜又名八棱丝瓜,原产于广东,多见于南方市场,近一两年基地开始引进种植。据李维美介绍,市面上的普通丝瓜口感软嫩,水分充足,不过削皮烧汤后,容易氧化变色。而棱角丝瓜口感脆爽,其肉质结实,久煮不变色的特点,煲出来的汤更鲜甜,因此更受到沪上许多大型餐饮机构的青睐。
上海云利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维美
这个丝瓜无论煲汤还是清炒,本来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口感也会比较香脆。
由于种植过程复杂,目前棱角丝瓜的市场价格是普通丝瓜的两倍左右,约在6元每斤。今年合作社种植面积从去年30亩,扩大到亩,预计上市时间持续到11月。
记者
熊雪寒顾青凡
通讯员
何洁
编辑何小燕责编
沈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