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出果子曾忆苦思甜,没有想到嫩藤也可成就

讲过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米饭后,有种释然的感觉,总算是补上了疏漏的部分。了解到谷田稻香大米的重要性,今天回归平凡,讲讲比较小众的平常菜。虽然这种菜比较平凡,但是却也不凡。南瓜藤,这种食物在常州比较流行,但是到了江西湖南却看不到,而在上海,想吃却比较难吃到。苏锡常的确是偏爱甜食,而且在荤菜里面也和上海一般,喜欢浓油赤酱,这种口味都是江南人容易接受的。但是江南的口味不会都是偏爱肉食或者是鱼的,对于蔬菜的情结也是极深的。如果要问冬季的时候青菜哪里的好吃,我会熬不犹豫的选择太湖青,这里的青菜肉厚叶大,带有微微的甜味和自来鲜,是清炒的最佳选择,而上海的鸡毛菜也是值得一试的,不论清炒或者是做在鸡蛋汤里面,口感都是极佳的。讲到清炒,那就不能不说说每年5月左右,清炒南瓜滕了。哦,对了,在常州,叫做清炒番瓜滕。当地的叫法有时让人实在疑惑,为什么南瓜会被叫做番瓜呢?这就要考究一番了。首先问火柴在解放前叫做什么?对了,叫做洋火。那布匹叫做什么,对了,叫做洋布。还有更多的物件被冠以洋开头,洋枪,洋炮,洋人,洋油灯等等,带有一个时代的烙印,凡是国外来的几乎都被冠以洋字,就连学习,也是喝过洋墨水的。然后再分个东洋和西洋,给日本和欧洲人做个区分,这种时代的烙印是不是很鲜明。那就很明确的,更早年外来的物件和人就被冠以番字,比如,天龙八部里面的鸠摩智,就是番僧,我们吃的红薯,叫做番薯,西红柿叫做番茄,还有很多,大家感兴趣可以问问度娘。那这样就很好解释番瓜的由来。解决名字的问题,有发现了一个更大的坑,就是这南瓜明明在美洲大陆,每年的万圣节我们常常见到老美搞个南瓜灯来吓吓人,那这个南瓜也就是番瓜怎么来到我们这里的,是从哪里传过来的。是吐蕃,还是沿海,这种考究不仅仅是美食食物的由来,更有文化和历史的考究。吃好吃的,也要吃地明白,对不。有考究认为,南瓜是从美洲传到欧洲,然后因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因为南瓜容易保存,所以称为了船员的食物,长期保存的南瓜随着船只走向世界,也来到中国,在广州,番瓜也就是南瓜落地生根,成功的物种入侵了。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可见南瓜应该与大部分美洲作物(番薯、花生等)一样,经由东南海路最初到达福建、浙江等省份,然后一路北上,在万历初年就已经“燕京诸处亦有之矣”。冯梦龙在福建寿宁担任知县时就了解到南瓜之普遍:“瓜有丝瓜、黄瓜,唯南瓜最多,一名金瓜,亦名胡瓜,有赤黄两色。”有学者将南瓜在中国的名称进行了考证,一统计,竟然有98种之多。查清楚了南瓜的来源,我们明白这种食物的由来,甚至让我们了解到,因为外来的时候,番薯的出现,解决中有人的饥荒问题,才让中国人一下人口暴涨,反之,爱尔兰因为土豆的歉收而造成的近半人口的死亡,看到吧,粮食危机始终决定着种族的命运,这靠明星的说唱是解决不了肚子问题的,只有科学家们,探险家等才是我们应该尊重并追星的人。我以后会讲讲糖的由来,讲一讲番薯的命运。南瓜也是我们的革命作出贡献过的,在老区井冈山,我们的革命红军,就是靠着红薯饭,南瓜汤成功地抵御了多次的围剿,在山上下乡的时候,吃的忆苦思甜饭就是红薯饭南瓜汤,估计有许多朋友不知道,但是提到盗墓的电影,提到摸金校尉,看看盗墓笔记《寻龙诀》,忆苦思甜饭就知道里面配方了。所以说南瓜饭到也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番瓜也就是南瓜的前世今生讲过了,那清炒番瓜滕就极其简单了。摘下嫩的番瓜滕,去掉上面的经,择成一段段的,清洗干净,热油起锅,下番瓜滕,生抽等作料下锅,大火煸炒,少许水,仿佛天雷勾动地火,瞬间定型,碧绿可爱的清炒番瓜滕就好了。要是喜欢辣,可以尝试一下加点辣椒。常州本地人还是不喜欢放辣椒的。清炒番瓜滕,脆嫩清香,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健康,对身体有诸多的好处。喜欢的朋友可以尝试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yanzixun.com/afhzz/621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