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夏季已接近尾声现在发自内心感到快乐的有两群人一群是家长因为家里的神兽都去上学了而另一群是山东人因为他们终于摆脱了被豆橛子统治的夏天!(图源:凤凰周刊)那么山东人为啥如此“恐惧”豆橛子?其他省份的“省饭”都是啥?豆橛子——山东人的“夏季梦魇”所谓“豆橛子”就是长豆角也叫豇豆因山东方言里豆角的发音接近于“豆jue子”而得名因其种植范围广、生命力强一度成为了许多地方饭桌上的家常菜在山东当然也不例外(图源:澎湃新闻)山东人对于豆橛子的“恨”不是没来由的每到夏季豆橛子就开始顺着架子野蛮生长时刻准备着给每个人以迎头痛击根据品种的不同早的六月底就能上市晚的能撑到九月初直接给山东人包圆了美妙的夏天(图源:凤凰周刊)过去的两个月里山东人民仿佛集体进入了一个名为“豆橛子之省”的规则怪谈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就必须遵循一条规则——“吃掉咱妈端上桌的所有豆橛子!”无数山东人已经断断续续连吃了一两个月的豆橛子(图源:凤凰周刊)早上干炒豆橛子中午豆橛子炒鸡蛋晚上豆橛子焖面隔天继续豆橛子炒肉、豆橛子焖地蛋……就这样连吃几天一打开冰箱依旧能看到它的绿色倩影(图源:凤凰周刊)让人忍不住怀疑这豆撅子是不是背着我们在冰箱里偷偷繁衍你在这头吃,它在里头长不然怎么吃上十天半个月后这玩意儿依旧满满当当?(图源:凤凰周刊)不是嫌豆橛子难吃只是再好吃的东西一连吃上两个月都得疯狂每一个与豆橛子相爱相杀的山东人尤其是家里或亲戚种了豆橛子的山东人都会经历如下三个阶段:首先与豆橛子情同初恋“呦是刚上市的豆橛子整个菜市场就属它最脆最新鲜。”然后与豆橛子七年之痒“咱们已经吃了一周的豆橛子这一成不变的生活过不下去了。”最后与豆橛子离婚冷静期“我需要去一个没有豆橛子的地方去治愈受了轻伤的自己。”豆橛子焖面、干煸豆橛子、豆橛子炖肉、麻汁拌豆橛子、豆橛子大包子、豆橛子水饺这些只是基础的做法(图源:澎湃新闻)现在还有了一些创新做法比如豆橛子贝果可真是中西结合(图源:澎湃新闻)哪怕是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餐厅也万万不能掉以轻心!豆橛子北极贝刺身和豆橛子纳豆的搭配一口吃哭你(图源:澎湃新闻)可能外省份的朋友会好奇既然吃不完、不想吃少买点不行吗?答曰:不行??♂?因为豆橛子来与不来的权利从来就不握在会上网吐槽的年轻人手中而是家中老人手里父辈们喜欢顺应时节习惯性地购买本土时令蔬菜哪怕年轻人已经快吃吐了他们依旧执着每日推出夏日多巴胺绿色菜系??豆橛子宴??(图源:凤凰周刊)在全年其他十个月里这片齐鲁大地的口号是“好客山东欢迎您”但在豆橛子丰收这俩月不少山东人内心的口号是“山东豆橛子您拿点走吧?”你完全想象不到山东人为了少吃豆橛子能有多努力(图源:凤凰周刊)明星到了山东也让对方拿点再走(图源:凤凰周刊)最近流行和网友互换当地特产山东人也给对方寄豆橛子整得有些外地朋友都不好意思了说自己家这边超市长豆角六七元一斤怕山东朋友太破费(图源:凤凰周刊)不知有多少山东人如今已经看啥都像豆橛子连看到山东卫视台标都在想“嗯?你这头像是不是一把豆橛子???”(图源:凤凰周刊)吐槽归吐槽但“豆橛子之神会保佑每个山东孩子”这句话没有一个山东人不同意虽然夏天悄悄过去但承包了一夏天的食物肯定牢牢地锁住了你的记忆你说对吧?各个“省饭”申请出战!谁也别笑话谁其实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豆橛子”被网友戏称为“省饭”就是会高频出现在饭桌上的最具代表性的那道家常菜来看看各地的朋友们都经常吃啥山西省的“省饭”是什么?每个人的想法各不相同焖面、过油肉、拌汤、头脑、泡泡油糕、三八席......(图源:山西新闻网)但最后一个压轴登场的也是得到其他省份公认的必须得是山西老陈醋!毕竟“山西八大怪”里的第一怪就是“老陈醋是一道菜”!老醋元宵、老醋油条、老醋油糕都是常规操作山西人甚至还开发出了老醋饮料、老醋冰淇淋等全面实现了老陈醋从调味料到主食甚至到零食的升级(图源:山西新闻网)广东省的“省饭”由于好吃的实在太多大家到现在还没评选出来但唯有在“省汤”上广东人仿佛默契地达成了一致胡萝卜玉米排骨汤申!请!出!战!(图源:澎湃新闻)同一个广东同一款煲汤(图源:澎湃新闻)目光来到湖南辣椒不出意外强势登榜毕竟没有哪一个湖南人的夏天能逃过“晒辣椒”?????????(图源:潇湘晨报)白辣椒、青辣椒、红辣椒剁辣椒、泡辣椒、炸辣椒最后辣椒炒辣椒???????????????有湖南网友吐槽每次切完菜手都辣得痛??(图源:潇湘晨报)当然还有网友评出的其他省份“省饭”陕西:biangbiang面甘肃:兰州拉面四川:麻辣烫福建:丝瓜炒花蛤贵州:土豆、洋芋、马铃薯......(如有不同意见,那就是你说的对)怎么样?面对各地五花八门的“省饭”你馋了吗?(图源:澎湃新闻)那些“吃吐”的食物是一种甜蜜的烦恼很多时候一个地域的饮食习惯早在几代人之前就已经成型人们走进超市后哪怕现代物流提供了多种蔬菜可供挑选图省事的情况下也往往更容易选择自己从小吃惯了、熟悉了的菜所谓“恨之深,爱之切”吃的时候觉得腻吃不到还怪想的那些熟悉的食材是每个人缘起于儿时的记忆又是他们傍身的独特标识就像即使去到海外山东人也还是要吃豆橛子(图源:澎湃新闻)受不了的豆橛子是一种“甜蜜的烦恼”在不知不觉间早已成为许多山东人丈量思念的尺子(图源:澎湃新闻)就连有些地方人的“吐槽”在不少外地人看来也让人羡慕不已(图源:澎湃新闻)这种情感或许在任何地方都一样就像广东人总在为食不尽的冬瓜和苦瓜发愁东北人面对土豆茄子也想喊“连盆扔出二里地”说笑归说笑但这些应季蔬菜一旦真的告别了又无比想念那一口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亲切非常的食物填饱了我们的胃构建出我们的记忆与身份来源|澎湃新闻、凤凰周刊、山西新闻网、潇湘晨报等编辑|曹梦媛主编丨蒋琳监审丨钟倩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