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丝瓜又称为暑瓜、天罗瓜,为葫芦科--年生蔓茎草本植物。其营养丰富,含有矿物质,成熟果实纤维发达,可人药用,称“丝瓜络”。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产地:选择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的地块。
2.土壤: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土壤。
3.温度:丝瓜是喜温耐热植物,生长适温为18~24℃,开花结果期适温为25~30℃。
二、品种选择丝瓜分为两种: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各地以普通丝瓜栽培较普遍。普通丝瓜又分:线丝瓜、短棒肉丝瓜。
1.线丝瓜:长势强,瓜长75~95厘米。单果重克左右,瓜皮绿色,有皱纹和条纹,瓜肉绿白色,质软细嫩,纤维少而生长快,品质中等。但较晚熟,耐热性强,较耐湿,抗病虫能力也较强,产量--般亩产千克。
2.短棒肉丝瓜:生长势旺,分支力强,20节左右着生第一朵雌花,晚熟,产量较高。果实圆简短棒形,瓜长30~40厘米,瓜皮绿色,单果重克左右,果肉绿白色,肉质肥嫩,纤维少,耐老,品质极佳,一般亩产2~千克。
三、整地施肥开厢1.整地:播种前深耕晒土7天。
2.施肥:整地作畦的同时,每亩施人腐熟农家肥.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加豆饼粉50千克,混合拌施。
3.开厢:开厢作畦,畦宽1.3米(连沟),畦高0.3米。
四、适时播种丝瓜栽培要丰产,播种时间是关键。早春保护地栽培2月下旬播种育苗,春季露地栽培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1.育苗移栽:育苗采用温床或阳畦育苗,苗龄40-45天左右。出苗前要闭床增温,出苗后适时通风降温。第一叶变绿色后,移苗入钵。平时管理要让棚内多见光,多通风,以促进壮苗。幼苗3~4片真叶时选择暖和天气进行移栽。
2.直播: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用木棒不断在温水中搅拌,待水冷却继续浸10~12小时,然后洗净滤干种子,用湿毛巾包好放在容器内进行催芽,温度保持3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入土中,一般每亩用种量~克。
五、田间管理1.肥水管理:定植成活后,可施1:4的腐熟沼液。苗高30厘米左右施一次同样浓度的沼液,苗长高1米左右施1:1的腐熟沼液。结果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此时需要的养分更多,第一朵雌花出现时,要追施一次千克/亩的腐熟沼液,采收1~2次后再追肥-一次,以后根据植株的长势情况进行追肥。
2.整枝搭架:植株上架前,要抹去侧蔓和雌雄花。丝瓜蔓长30~60厘米时搭架,一般多采用平顶支架,也有人字支架的。架高2米左右,桩柱60根/亩,隔5米一排,桩距2~2.5米,桩间拉铁丝做主筋,次筋用草绳或塑料绳拉0.5米左右见方的网状,搭架后每株瓜苗旁插1根竹竿,进行人工引蔓、绑蔓以辅助瓜茎上架。丝瓜爬蔓后要及时绑扎,松紧适度。在生长盛期,主蔓上长出许多侧枝,侧枝过多会消耗养分,影响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必须及时整枝。凡瓜架下主蔓上的侧枝全部摘除。上架后的侧枝,在结2~3个瓜后摘顶,待瓜采收后再将侧枝除去。整枝时并摘除卷须、大部分雄花蕾及畸形幼果,以利养分集中,促进瓜条肥大。在结果盛期,叶蔓茂密会影响架内通风透光,常引起落花落果,要及时摘除过密的老叶。由于丝瓜雄花多而密,为了避免雄花消耗过多的养分,除留一部分用于授粉外,应将多余的雄花剪除,以集中养分促进果实肥大。
3.中耕除草:丝瓜中耕除草要勤,定植半月后,开始中耕除草。进行浅中耕,以免损伤须根。蔓上棚后茎叶遮阴,杂草少,可免中耕。
4.开沟排水:苗期雨水多,应注意排水。蔓上棚架后和结果盛期,需要充足水分,以供植株挂果需要,高温干早时,必须及时灌溉,一般7~10天沟灌一次,人秋后结果少,可用浇水。
5.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杂草和残枝枯叶,在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晒土,杀死地表虫蛹。
六.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主要虫害有瓜蚜、黄守瓜、瓜实蝇、美洲斑潜蝇;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蔓枯病。
七、送检丝瓜成熟后,要送到农药残留检测站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
八、采收丝瓜果实发育迅速,一般开花后8~12天即可采收嫩果上市。有棱丝瓜更易老化,采收期比普通丝瓜要短1~2天。采收的标准是以花冠开始干枯,果实纤维还未硬化,嫩瓜一般长28~30厘米即可。宜在清晨采收,用剪刀齐果梗处剪下。注意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后采收。
九、分级上市采收时轻收轻放,避免损伤瓜条。剔除不合格产品,把有光泽、无畸形、无伤痕的瓜条按不同规格进行分级,整理上市。丝瓜采后易萎缩不耐贮藏,应当天采收当天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