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农户让种菜高大上来看这个书生农民

刘军连出诊时间 http://m.39.net/disease/a_9372469.html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应忠彭共享联盟瑞安站夏盈瑜

12岁就随父亲下田插秧,如今依然每天忙碌在地里,雷大锋是一位泥土味十足的农民;曾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就读蔬菜学专业,“朋友圈”里很多人都是教授级专家,他给自己的蔬菜注册了商标,雷大锋也是一个脑子活络的读书人。

这位不太一样的农民,正是瑞安市梅屿蔬菜合作社秘书长雷大锋。他带领的这个合作位于瑞安市马屿镇梅屿社区,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供应、产品技术服务、产品统一销售等服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合作社社员由组建之初的94户发展到了现在的户;服务范围从过去的1个乡镇9个村拓展到了4个镇街41个村;合作基地由最初的亩发展到现在的多亩,社员亩产值从元提高到了元,年产值从多万元增加到了多万元,辐射面积达亩,带动农户0户。雷大锋说,带领农户让种菜、卖菜变得更“高大上”是他孜孜以求的事业。

一心下田间,“读书人”去了蔬菜合作社

盛夏时节,瑞安市马屿镇为农服务中心里一片忙碌,有人买农产品,有人购农资农具,有人咨询农信担保事宜。如此便捷的服务得益于当地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

专业合作社是“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中最基础的单位,通过合作社这座桥梁,个体农户的力量凝聚成一股绳。在这条改革之路上,瑞安市梅屿蔬菜合作社走在了前头。

“眼下,当季产品如丝瓜、黄瓜等正在热销。”雷大锋最近忙个不停。回忆起与合作社的结缘,他依然心怀感激。5年,面临就业选择时,指导老师徐坚跟他说,瑞安市梅屿蔬菜合作社的带头人黄则强,正需要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年轻人。雷大锋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一到合作社,雷大锋就钻进田里。白天他带着相机到田间地头。如果村民的菜地遇到了病虫害或者其他难题,他就拍下照片,晚上回到住处,用电脑传给学校的老师,求助解决的办法。有一次,农户田里的番茄花叶病毒病爆发,雷大锋马上找来母校的吴永汉老师商量对策,采取病害清除等综合防治方法,及时阻断了病毒病传播,为农户挽回10多万元的损失。

“7年,我们建立工厂化育苗中心,统一联合育苗,采取基质穴盘集中育苗技术,利用泥炭、蛭石、椰子壳、珍珠岩等有机、无机轻基质做育苗基质,用穴盘做育苗容器,采用精量播种,利用温室等设施及管理。”雷大锋自豪地说,当年就使番茄种子发芽率提高10%,成苗率提高15%,每株育苗成本降低0.2元,每亩降低生产成本元。这些番茄种苗都按成本价供应给合作社成员。

年开始,雷大锋又向农户推广番茄嫁接育苗技术,解决了番茄土传病害问题;向合作社成员推广红宝石番茄品种,不仅提高了番茄品质,还使番茄亩产提高了10%以上。此外,他还将水肥一体栽培技术应用到番茄、丝瓜等作物种植,覆盖到合作社基地的70%以上面积,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

“读过书的农民就是不一样。雷大锋在合作社里的口碑也越叫越响,如今马屿镇柴下村的彭瑞兰一见他就直呼“师傅”。

抱团闯市场,“卖菜人”盯上南极科考队

年,雷大锋当选为瑞安市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秘书长。

“他点子多、思路活,合作社需要这样的年轻人。”时任合作社带头人黄则强说,几年相处下来,他越来越看好这位年轻人,希望他能带领合作社农户抱团谋求新发展。

雷大锋面临新难题。作为温州 的蔬菜基地,梅屿年产蔬菜约六成供应温州地区。但是,单打独斗的农户没有营销队伍。“如果行情不好,经销商就不到村里采购,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于是,雷大锋挑选了一些头脑比较灵光的青年人,经常组织各类培训,让他们到各地去跑市场,通过合作社抱团议价。

今年上半年,番茄市场普遍低迷,甚至滞销在田地。雷大锋牵头组织合作社的营销队伍向各地“撒网”,其中找到了一位叫包立换的中间商,把番茄卖到了乌鲁木齐,及时解决了滞销问题。当遇到叶菜、辣椒、黄瓜价格低迷时,合作社就利用自建的营销系统,发动浙江人本超市等,调动配送企业的资源,加大供应量,保证了农户的收入。

为了使农产品进入大型高端商超,雷大锋一家一家地对接。“年我对接上了华润万家超市,希望成为它的供应商,结果对方列出了供应商审核的多项指标要求,包括厂区道路是硬质地面,无积水的可能,有虫害控制文件、计划、全厂虫害控制平面图等等。”雷大锋说,对照表格最初只能得70多分,后来,跟团队一起一项一项整改,最终以高分拿下单子。

“合作社+企业+市场”的无缝对接,让农产品的销路更加开阔,梅屿蔬菜的名气也越叫越来响。年,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团队来马屿考察企业时,工作人员顺势“推销”了梅屿特色蔬菜。经过多轮商谈、考察后,最终达成合作。当年,1万多斤蔬菜“登船”,随“雪龙号”出征南极,雷大锋也成为向南极科考队卖菜的农民。

向未来出发,“新农人”引领行业新发展

雷大锋,却并不满足于此。“我们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产品,才有竞争力。”说话间,他让工作人员拎来两个从微波炉里刚出炉的即食包装袋,撕开袋口,空气中飘来一股玉米的香甜味道。

“蔬菜洗净后真空包装,可以在微波炉里烧熟后即可食用。”雷大锋说,这是他研发的新产品,还取了一个时尚的名字并注册了商标叫“第二道菜”。这种菜做法简单,玉米、毛芋、番薯等可以微波炉里转一下即能当早餐,丝瓜、蒲瓜、西兰花等蔬菜微波炉里烧了后,倒点调料包搅拌下即可食用。年轻上班族,没时间烧饭,这不仅节约了时间,食用起来也健康营养,为农户们开拓了全新的市场空间。

新产品对生产过程的无菌化、包装袋的材料性能要求很高,雷大锋为此经历了一番波折。“刚开始,不管怎么做实验,我们蔬菜洗后的微生物检测总是不合格,业务也上不来,团队也没有信心。”雷大锋说,经过反复比对发现是洗菜水的问题。如果重新改造流程又得新投入,不少团队成员都反对。

雷大锋跑了全国很多市场,坚持要再投入、重新改,前后花费了一年的时间,他说服了团队成员。 把车间里价值万的设备敲掉,又投入余万元引进新的生产线,打造了净菜车间。通过对洗菜水等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微生物检测终于过关。

如今,雷大锋每天都要到生产环节里去看一看。这天,工人胡小玲正在挑选分级蔬菜。雷大锋一边查看一边说:“胡萝卜切好装袋,供应温州市区的大型连锁面店,可以做到标准化生产,销量也稳定。”

生产环节里,最重要的当属净洗车间,这里的设备每天都要经过臭氧消毒,以保证生产环节的无菌化。自来水经过净化,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后才能用来洗菜。农产品要经过清洗、甩干、分拣、包装、冷藏等工序,实现从田头直接到餐桌即食的标准。

“即食蔬菜”的市场前景良好,雷大锋手头已经与许多本土大型餐饮连锁品牌、大型商超等建立稳定的合作,为合作社的蔬菜销售开辟出了一片全新天地。

看了车间后,雷大锋又带着我们来到蔬菜基地。“今年,将对生产基地进行数字化改造。”雷大锋谋划着新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yanzixun.com/afhgx/290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