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来临,天气逐渐转为早晚较凉,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闷热和潮湿的特点也还在。如今,已经立秋,但是三伏天还没有结束,这时候不妨多吃一点瓜。《内经》上说: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秋天由肺主宰,此时养肺,作用 。今天康康就给大家推荐一款润肺的时令瓜,它就是丝瓜。
丝瓜又名天罗瓜、天吊瓜等。为葫芦科丝瓜属-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每年夏季采收上市,是夏季淸凉解暑的瓜果类蔬菜。丝瓜不仅营养价值高,食疗和药用价值也很高。
营养价值
丝瓜色泽青绿,瓜肉清嫩,味道清香,营养价值更是不可低估,丝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瓜氨酸、维生素C、多量黏液和钙、磷、铁等。丝瓜子含脂肪油、亚油酸、棕榈酸、葫芦素B,丝瓜花含谷氨 、天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丝瓜络含木聚糖、 、甘露聚糖、木质素,丝瓜藤和叶含皂甙等,是一种清凉消暑的夏季佳蔬。
药用价值
丝瓜全身可入药,包括丝瓜子、丝瓜叶、丝瓜皮、丝瓜花、丝瓜络、丝瓜根、丝瓜蒂和丝瓜藤等。中医认为,丝瓜清凉、味甘、无毒,入肝、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经络、行血脉、美容、抗癌等功效。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成熟果实,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功效。主治热病烦渴、痰喘咳嗽、疔疮肿痛等。丝瓜汁加红糖冲服,治细菌性痢疾。丝瓜熬水代茶饮,清热解毒,治便血、尿血等症。
丝瓜浑身都可用
瓜肉
清肾火,阴虚火旺的人,适合吃丝瓜。丝瓜还可利肠通便、预防痔疮。(丝瓜是寒性的,所以炒时应加大蒜综合它的寒性)
瓜皮
清热解毒,与辣椒和姜蒜炒酸豆角既下饭又解暑湿,容易长豆豆的人,可直接煮水喝,也可外敷。
瓜叶
对皮肤过敏有帮助,当皮肤过敏感觉很痒的时候,用丝瓜叶捣烂敷在过敏的地方,就能止痒。
丝瓜花
清肺热,有肺热咳嗽或鼻子发炎的人,都可以用它来调理。
瓜藤和根
也是清肺热的,消炎作用更强。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可用藤来煮水喝,鼻窦炎的人,可用根来煮水喝。瓜蒂晒干,煮水喝能调理咽喉肿痛。
瓜络
通络脉,清除络脉中的风湿,有关节炎的人可用来煮水调理。
瓜子
它是一味强力的通便药,也可驱蛔虫,小孩、孕妇慎用!
丝瓜的功效可不少
治鼻窦炎
干丝瓜用铁锅焙焦,研成细么末。每次服6克,于早晨空腹时用温开水冲服,连服8天。
治咽喉炎
嫩丝瓜洗净捣烂挤汁,加入适量白糖。每日1匙,每天3次。
治风寒咳嗽
丝瓜自焙干,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天3次。
治菌痢
丝瓜根,茎,叶均可,洗净后捣烂挤汁每次服2匙,每天3次。
治奶水不足
丝瓜60克,猪蹄1根,炖熟后当菜吃。
治过敏性哮喘
方法1:丝瓜藤洗净捣烂挤汁,每次服1匙,每天3次。
方法2:生小丝瓜2条,切断,放砂锅内煮烂,取浓汁毫升服,每日3次。
痔疮引起大便带血
方法1:丝瓜花30克,槐花15克,水煎服,每日1次。
方法2:鲜丝瓜克切块,猪瘦肉克切片,加水适量共煮汤,煮熟后食盐调味佐膳。
治疗神经痛
把丝瓜汁温热后饮下,用量根据症状而定,每日毫升左右,或者用丝瓜叶茎捣烂挤汁涂抹痛处,也有疗效。
治皮肤疖肿
鲜丝瓜1个,捣烂后敷在患处,然后再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
治荨麻疹
鲜丝瓜叶一把,捣烂挤汁,加入少许 ,涂抹患部。
治斑秃
老丝瓜切片,用力擦拭没头发的部位,直到局部发热为止,每天2-3次。
治脚汗过多
将老丝瓜烧成炭,研成细末,撒在鞋中,赤脚连穿半月。
美白抗衰老
丝瓜汁有“美容水”之誉。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将生长的丝瓜藤割断,流出的液汁,用纱布蘸丝瓜水涂搽脸或肌肤,能润肌防皱功效;也可以将丝瓜直接绞汁,调入适量蜂蜜或 搽,效果更好。
抗坏血病
丝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
健脑美容
由于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抗病毒、抗过敏。
月经不顺
用丝瓜络1个,加水1碗煎服,常喝可调理。把丝瓜子烘干,加水1碗煎服,水开后加入少量红糖,冲黄酒温服早晚各1次,对调理月经不顺有效。老丝瓜1个,烧干后研成细末,每次服9克,盐开水调服。可治疗月经过多。
蛔虫病
黑生丝瓜子40~50粒,剥去壳,取其仁嚼烂,空腹时用温开水送服(或将丝瓜子仁捣烂装入胶囊服),儿童每服30粒,每日1次,连服2日。
慢性气管炎
经霜丝瓜藤~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个疗程,连服二个疗程。
,康康还要提醒大家有关丝瓜食用禁忌:
丝瓜性属寒物,味甘体滑。对于咳嗽痰多色白,或咳痰多白沫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食用会加重病情。丝瓜寒滑,多食能滑肠致泻。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
每年吃丝瓜的季节,就那么几个月,你可要把握好了哦!
往期精彩推荐
地震来啦,首先一定是跑吗?关于地震的知识,你必须知道!
人体三处淋巴决定生死!
用了这么多年的牙膏,你真的会选么?
一套从头练到脚的经络操,赶紧收好啦!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香港已死亡多人
文字来源:脉脉养生、生命时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张觅奇
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